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(以下简称基地)的建设是随着国家和江苏战略需求的新变化、新时期学科建设的新要求、江南大学人文学科的新发展而逐步形成,并于2008年8月份由中共江苏省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设立的首批15个省级重点社科基地,是江苏省唯一的以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为特色的省级研究基地。
九年来,以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,基地深入研究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突出问题,积极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,撰写的咨询报告多次被教育部《专家建议》、江苏省规划办《咨询要报》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、卫计委、江苏省、山东省、江西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、政府采纳,撰写的多篇咨询报告为党和国家领导人,以及省部级领导的批示,一些研究成果初步实现了转化。
九年来,基地非常重视理论研究,尤其是在食品安全与消费行为、食品安全与生产者行为、食品安全与政府咨询决策等三个方向形成了特色,研究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的地位。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论文,尤其是食品可追溯消费研究领域形成国内研究水平最高、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特色。
九年来,基地坚持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,以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管理学、经济学问题为题材,目前已在《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》(SSCI)、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》(SSCI)、《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》(SCI)等国际SSCI、SCI论文20余篇。2014年8月由美国著名的CRC出版社(CRC Press LLC)在全球出版了第一本基于全程食品供应链体系的、反映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发展历程的《Food Safety in China: A Comprehensive Review》。
九年来,基地承担了一批重要的学术研究项目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。目前基地正承担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,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软科学等项目、2项国家食药总局直接委托的重大项目,3项国家与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,20多个来源于农业部、教育部、江苏省规划办、江苏省软科学、江苏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项目,形成了食品安全治理项目群。
九年来,基地积极培育自身品牌。基地组织的《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》、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》分别于2011年、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重点培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项目,每年出版一本,业已成为国内食品安全治理领域重要的研究报告。与此同时基地还组织编辑并委托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《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》。
九年来,基地积极培养人才,强调人才的质量,以人才为支撑展开相关研究工作。目前智库共有13名核心研究人员,其中教授3名,7名副教授,3名博士后,教授、副教授均具有博士学位。团队成员中有3人次是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人才与江苏省六大高峰培养对象,1人次是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对象,5位年轻副教授分别获得江南大学至善学者荣誉称号、1位年轻副教授被评为江南大学首届科研之星。2013年6月以基地核心成员构成的“中国食品风险防控管理研究”团队被批准为江苏省高校首批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。2014年7月,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《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研究》。
目前,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融为一体,共同致力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