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”(唯一服饰类汉族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)依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,以传承民族文化、兼顾文化创新为主要原则。于2014年11月由江苏省文化厅批准建设,成为江苏省首批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”。基地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建设为宗旨,认真贯彻执行校领导关于强化基地建设、提升基地水平,形成结构科学和布局合理的基地建设要求。
基地以民间服饰传习馆为研究载体,本着传承汉族民族文化、兼顾文化创新的原则,致力于对汉族民间服饰文化、家纺设计与文化、现代服装工程与技术、服装设计与品牌的开发研究。设有“衣装文化与创意”“家纺设计与文化”“服装设计与品牌”“服装工程与技术”四个研究方向,以服饰文化为研究基础,探讨所蕴涵的历史、社会、心理、美学及物质等方面的内部涵义。
基地研究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9人,其中教授6人,副教授18人,讲师5人,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24%,师资队伍的年轻化是团队发展的潜在优势。自14年成立以来,基地在原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汉族民间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及数字化传承创新研究”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明代以来我国服饰文化变革与社会变迁研究”的基础上,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“中国汉族纺织服装文化遗产价值谱系及特色数据库建构研究”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“青年刺绣艺术人才培养”等国家级项目多项;承担文化部、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“刺绣、泥塑非遗传承人群普及班”等省部级项目多项;获教育部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”二等奖(2项)、第六届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”三等奖(2项)、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1项)、三等奖(2项)等优秀成果奖近10项;出版专著多部,专著《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》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,《近代民间服饰全集》被译成英、韩等多国文字于海外出版;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百篇。
依托学院:设计学院
基地主任:崔荣荣教授